半年多前,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、老年脏器康复中心主任、老年医学专科基地教学主任刘东辉作为第三批“组团式”帮扶医疗队(粤黔协作医疗队)队长,肩负着重要使命,来到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担任党委副书记、院长,开展为期两年的对口帮扶工作。
初到紫云:精准把脉明方向
初到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,刘东辉迅速组织团队开展深入调研,全面了解医院现状、问题困难以及当地群众的健康需求。基于调研结果,他带领帮扶医疗队迅速破题,聚焦“打造示范性医院、标杆型医院及‘强二甲’医院”的总体目标,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。一个个务实举措的落地,推动医疗技术拾级而上、医护信心更加坚定,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的蝶变之路悄然铺展。
狠抓发展:提质增效强根基
作为院长,刘东辉充分利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资源优势,坚持统筹规划、有序推动、完善机制、夯实基础,全力以赴提升县人民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能力水平。完成创伤中心的复审和验收、通过“卒中中心”评审、耳鼻咽喉外科获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立项、普外科迎接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验收......一系列成绩的取得,离不开刘东辉在业务管理上的精心规划和全力推动,他用实际行动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科研助力:深耕学术促创新
作为主任医师、博士生导师的刘东辉,在科研方面经验丰富。2024年11月,他参与编写的中国首部《心血管运动医学指南》正式出版,为心血管运动医学领域的发展作出贡献。在县人民医院,刘东辉致力于系统培育基层医生的科研思维,大力推动学术研究。他与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医师孙江鸥共同撰写了综述“运动因子促进心血管健康的研究进展”,并在《广州医药》发表,极大鼓舞了医务人员的科研热情。在刘东辉的指导下,年轻医生们积极参与全国性病例比赛,良好地科研氛围在医院逐渐形成。
薪火相传:授业解惑育人才
“帮扶团队来到紫云,不仅要输血,更要造血!”为强化本土医疗人才培养,刘东辉带领的帮扶团队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,与县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签订“师带徒”协议,通过“一对一”结对传技,让徒弟们的诊疗水平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提升。
为了让医务人员在实战中学习和成长,刘东辉每周四会到心内科查房,并组织疑难病例讨论。查房过程中,他严谨细致,对每一位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了解和评估。讨论疑难病例时,他耐心倾听,积极引导医护人员从多个角度分析病情、层层抽丝剥茧。他还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多年积累的临床实践经验,为大家提供宝贵的参考借鉴。“刘院长就像移动的医学宝库,参加他组织的教学查房和病例讨论,我的临床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!”小卢医生感慨地说道。
不仅如此,刘东辉还大力推广运用远程会诊,通过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高水平医院的合作,让本土医务人员足不出户就能与专家连线,获得更专业的指导。更重要的是,患者在本地医院就能享受到高水平专家的诊疗服务,不仅就医体验极大改善,也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与共享。
慢病防治:关口前移护民生
在抓管理的同时,面对慢性疾病在当地的高发态势,刘东辉撰写并发放了《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的新理念》宣教手册,经常深入基层,向群众普及慢性疾病可防、可控、可治的理念,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。同时,通过组织内部培训、案例分析等方式,让医务人员更好地掌握慢病管理的先进技术和方法。“接下来,医院要完善慢病管理机制,加强对慢病患者的随访和管理;开展更大范围的慢病筛查和健康促进活动,将慢病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;还要把心肺康复中心建起来,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做专业康复。”在慢病防治上,刘东辉目标明确,步伐坚定!
未来可期:擘画蓝图启新程
回顾在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的帮扶点滴,刘东辉心中满是感慨,哪怕前方道路充满挑战,自踏上这片土地起,他便抱定了破难前行的决心,始终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的担当与使命。相信在刘东辉及帮扶团队的帮助下,在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,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的明天会更加美好,基层群众的健康保障也会更加坚实!